童國慶
童國慶(1962--),男,博士研究生,教授/資深工程師,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FISITA最高級别工程師,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能源與智能汽車創新中心主任,吉利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産業學院院長,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汽車智能化技術及甲醇技術的創新研究,協調校企聯合揭榜國家支持的創新項目、地方政府支持的創新項目和企業急需解決的創新産品研發項目;協助領導進行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汽車智能化技術、甲醇技術等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培養指導學生的創新實踐和創新實驗;協助學院開展“吉利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産業學院”的建設工作;進行新能源汽車類教材的編著工作。
2002年,童國慶作為吉利第一款電噴發動機MR479Q三名設計骨幹之一,極大地助力吉利走上自主研發發動機的道路。 自主造車如果未能掌握核心技術及發動機、變速器等關鍵部件的生産技術,必然就會受制于人。作為吉利第一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其性能并不落後,不僅動力性能滿足日常使用,油耗相對不高,保養、維修技術難度較低,價格還相對便宜。
2006年,童國慶是國内研發成功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比亞迪E F3)“特殊貢獻獎”獲得者,為推動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首次研發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
童國慶還是吉利第一款安全氣囊系統匹配标定技術負責人,取得當時自主品牌最佳成績。随後,童國慶作為主要骨幹成功研發了多款汽油發動機、多款甲醇發動機和多款增程器,主導研發成功了數十款乘用車、商用車(低壓)整車電子電器系統,主導研發成功了數十款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商用車(高壓)三電系統和燃料電池系統等。至今,童國慶已發表學術論文20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28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