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探索始終在路上——教授感悟


  • 2024
  • 08/05
  • 02:20
  • 課程思政建設

  • 浏覽量

植樹望其成材,育人成就偉業。教育作為一項平凡的實踐活動,承載着育人的偉大事業。古今中外,無一不是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決策放在首位。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數學系左平教授為了更好地領悟“三創”理論,踐行“三實”活動,利用假期參加網上教育理論研修學習,對教育改革、教學創新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心系“祖國事”、肩扛“國家責”,努力培養理想抱負遠大、家國情懷深厚、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此,教師要把立德樹人放在教書育人的首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靈活有機地将課程思政要素融入教學中,培養學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秉持職業操守,愛崗敬業,服務社會,成為德才兼備的技術人才。

我國正處于從制造大國向智能強國快速轉型發展時期,教育強國,科技興業,産教融合,對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使得教師表現為兩種職場、兩種身份的複合體,即院校教學和企業工作兩種實踐場所、教師與工程師兩種職業身份的複合體。作為教師教書育人,師德為重;作為工程師帶學傳技,獨具匠心;教師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為中國教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教師既要有職業理想和工作熱情,還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啟智潤心、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良好品質,是教育工作者在實踐層面的具體要求,為廣大教師躬身教學指明了方向和方法。教育場所和教育對象有其多樣性、特殊性,教師要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把握好教育特點,根據學生的禀賦差異,因材施教,講練結合、學思并舉,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指導培訓好學生技術操作能力,以适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啟智潤心、因材施教,需要教師具備深遠的教育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定期到外校和企業見學,不斷提高自我教學能力和實操能力,做有為教育的名師良匠。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學院路191号 聯系電話:0898-88386781
  •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 2025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抖音号

    •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微信公衆号

    •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官方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