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8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數學部教師戴天虹教授在書新四号樓西203教室為2023級新能源專業學生作了一場題為《中國新能源發展前景及應用探讨》的學術報告。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早點了解本專業前沿發展趨勢,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更早地了解就業領域。
報告中,戴天虹教授首先介紹了新能源,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地熱能等。
其次,介紹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學科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主要涉及新能源的開發、利用、轉化、存儲以及相關系統的設計、運行和管理等方面。該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各類新能源的原理、技術和應用。
重點介紹了中國新能源發展前景及應用探讨
中國新能源産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以下是對中國新能源發展前景及應用的一些探讨:
發展前景:中國新能源發展前景廣闊。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将其作為“十一五”時期能源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預計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年開發量将達到4300萬噸标準煤,占當時能源消費總量的2%。中國有豐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生物質能等。從長遠來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促進常規能源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緩解與能源相關的環境污染問題,使中國能源、經濟與環境的發展相互協調,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從近期來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除了能增加和改善能源供應外,還将對解決邊疆、海島、偏遠地區的用電用能等問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應用領域
綠色交通:新能源應用的主流領域。近年來,以锂離子電池為主要技術路線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産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整體産業鍊條日趨完善。從産銷量規模來看,中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88.7萬輛、滲透率達到25.6%,提前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設置的2025年的階段性目标,鈉離子電池、鉛炭電池、固态電池等一批安全性更好、能量密度更高的新技術新産品正逐漸走出實驗室,體積、質量、能效、成本四者的最優組合将繼續成為驅動行業創新發展的核心邏輯。
新能源儲能:随着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儲能技術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儲能技術可以幫助平衡新能源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提高能源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中國在儲能技術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锂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
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統,如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分布式風力發電,在中國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分布式能源系統可以更好地利用當地的能源資源,減少對傳統電網的依賴,并提高能源供應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新能源在建築領域的應用:新能源在建築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增加。例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技術可以為建築物提供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此外,地源熱泵技術也可以用于建築物的供暖和制冷,提高能源效率。
總的來說,中國新能源發展前景廣闊,應用領域廣泛。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新能源的發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支持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未來,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将在中國能源消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新能源在哪些領域的發展還存在不足?
中國新能源在部分領域的發展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具體如下:
-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仍有待突破,關鍵零部件還面臨“卡脖子”問題,如動力電池、電機系統、車用芯片、高速軸承、智能汽車所需的毫米波雷達等。
-新能源産業:
-高投入低産出問題嚴峻,新能源技術相對複雜,整體規模偏小,單位投資成本較高;
-國内市場不成熟,新能源市場主要集中在海外,國内市場成熟度較低;
-核心技術對外依賴嚴重,基礎研究薄弱,創新能力相對偏低,産品質量不穩定;
-産業體系不健全,産能過剩與不足并存,配套設施不完善,政策法規不全面。
最後,戴天虹教授介紹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就業領域有哪些?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新能源企業:可在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公司從事研發、生産、技術支持等工作,如新能源設備制造、新能源電站運營等。
2. 電力系統:進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力企業,參與新能源接入電網相關工作。
3. 科研機構:在高校、科研院所從事新能源領域的科研工作,推動技術創新和發展。
4. 能源咨詢公司:提供新能源項目的咨詢、評估、規劃等服務。
5. 汽車行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研發,如電池管理、驅動系統等。
6. 環保行業:助力新能源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和推廣。
7. 儲能行業:從事儲能系統的研發、設計、運營等工作。
8. 政府部門:參與新能源政策制定、項目管理等工作。
CONTENT END